怎么检查是否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可通过心理评估量表、临床访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综合诊断。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应激事件、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1、心理评估量表
常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工具初步筛查。量表包含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条目,需由专业医生解读结果。单纯量表评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需结合其他检查。
2、临床访谈
精神科医生会详细询问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状态、睡眠饮食变化、自杀意念等。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需满足至少5项症状标准且影响社会功能。访谈会排除双相障碍、焦虑症等共病情况。
3、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甲状腺肿大、神经系统体征等,排除甲减、帕金森病等器质性疾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加快、血压波动等自主神经症状。体格异常需进一步做针对性实验室检测。
4、实验室检查
包括甲状腺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等血液检测,可发现甲亢、低钠血症等潜在病因。部分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可能降低,但尚未作为常规诊断指标。
5、影像学检查
脑部CT或MRI用于排除肿瘤、卒中等病变,功能性MRI可观察前额叶皮层等脑区活动异常。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能显示神经递质代谢变化,目前多用于科研而非临床诊断。
确诊抑郁症后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饮食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限制酒精摄入。家属需注意患者情绪变化,避免施加压力,鼓励参与社交活动。症状加重或出现自杀倾向时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