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骨疼是什么原因
牙骨疼可能由牙周炎、根尖周炎、颌骨囊肿、外伤或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齿松动、咬合疼痛等症状。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周组织慢性炎症,主要由牙菌斑堆积导致。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牙槽骨吸收等症状。治疗需通过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清除菌斑,严重时需牙周手术。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辅助控制感染。
2、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多因龋齿未治疗引发牙髓坏死,感染扩散至根尖区。典型症状包括咬合痛、患牙浮起感。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组织,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3、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生长缓慢但可能破坏骨质,常见类型含牙囊肿、根尖囊肿等。早期多无症状,增大后可导致颌骨疼痛、面部膨隆。需手术摘除囊肿,术后使用克拉霉素片预防感染。
4、外伤
牙齿撞击或颌骨骨折会直接损伤性疼痛,伴随肿胀、出血。轻微骨裂需固定患牙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镇痛,严重骨折需手术复位。
5、骨质疏松
全身性骨密度降低可能加重牙槽骨吸收,表现为牙齿松动伴钝痛。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同时治疗原发病因。
日常应注意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及牙线清洁,避免过硬食物刺激患处。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病变,出现持续疼痛或牙龈化脓时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掩盖病情。骨质疏松患者需监测骨密度,适当增加奶制品和日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