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可通过关节症状、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测及排除性诊断综合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1、关节症状
晨僵持续超过1小时是典型表现,多累及腕关节、掌指关节等小关节,呈对称性肿胀疼痛。关节炎症活动期可能出现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晚期可导致关节畸形。症状反复发作超过6周需高度警惕。
2、血液检查
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具有重要价值,C反应蛋白与血沉可反映炎症活动度。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贫血或血小板增多。需注意血清阴性患者约占20%,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3、影像学检查
X线早期可见软组织肿胀和骨质疏松,进展期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和骨侵蚀。超声能敏感发现滑膜增生和血流信号,MRI对早期骨髓水肿显示更优。影像学改变具有特征性分布模式。
4、自身抗体检测
除类风湿因子外,抗CCP抗体特异性超过90%,是诊断重要依据。部分患者可检出抗角蛋白抗体或抗核抗体。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度不完全相关,但高滴度提示预后不良。
5、排除性诊断
需与骨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鉴别。骨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关节且无晨僵,痛风发作急骤伴血尿酸升高。系统性红斑狼疮多伴皮疹和肾损害,强直性脊柱炎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
确诊类风湿关节炎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建议出现关节肿痛症状时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均衡饮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定期监测疾病活动度指标。吸烟患者必须戒烟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