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可以走路吗
踝关节骨折后一般不能立即走路,需根据骨折严重程度和愈合情况决定。若为稳定性骨折且经医生评估允许,可逐渐尝试部分负重行走;若为不稳定性骨折或存在移位,则需严格制动。
踝关节骨折后早期通常需要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此阶段绝对禁止负重行走。骨折线模糊后,经X光确认愈合良好且无疼痛肿胀,可在康复师指导下使用拐杖辅助部分负重。行走时应穿戴护踝支具,从每日1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时间,避免跳跃、奔跑等动作。康复期间需配合踝泵运动、冰敷缓解肿胀,定期复查评估骨痂生长情况。
若骨折涉及关节面或伴有韧带损伤,过早行走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粉碎性骨折或内固定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推迟负重时间至8-12周。行走时出现剧烈疼痛、关节弹响或再次肿胀,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
踝关节骨折恢复期间应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补充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睡眠时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下垂。康复后期可进行提踵训练、平衡垫练习增强踝周肌力,但需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定期复查X光片直至骨折线完全消失,方可恢复正常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