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药什么时候吃
促排卵药通常在月经周期的第3-5天开始服用,具体用药时间需根据药物类型和医生指导调整。常用促排卵药物主要有氯米芬胶囊、来曲唑片、尿促性素注射液、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绒促性素注射液等。
1、氯米芬胶囊
氯米芬胶囊一般从月经周期第3-5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5天。该药物通过拮抗雌激素受体促进卵泡发育,适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排卵障碍患者。用药期间需配合超声监测卵泡生长情况,可能出现潮热、腹胀等不良反应。
2、来曲唑片
来曲唑片通常在月经周期第3-7天服用,每日一次。作为芳香化酶抑制剂,可降低雌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对乳腺癌患者辅助生育更安全。需警惕卵巢过度刺激风险,服药期间禁止妊娠。
3、尿促性素注射液
尿促性素注射液在月经干净后3-5天开始皮下注射,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含FSH和LH成分,直接刺激卵泡成熟,适用于垂体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卵巢增大、腹水等并发症,需住院监测。
4、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在月经第2-3天启动注射,模拟生理性FSH分泌。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的纯FSH制剂,适用于试管婴儿周期控制性超促排卵。需每日B超监测避免多胎妊娠。
5、绒促性素注射液
绒促性素注射液在卵泡成熟后单次注射,模拟LH峰触发排卵。作为hCG制剂,常在尿促性素治疗后使用,注射后36小时左右发生排卵。可能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需避免剧烈运动。
使用促排卵药物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测量基础体温,避免吸烟饮酒。建议选择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补充叶酸和维生素E。用药后出现严重腹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所有促排卵治疗均需在生殖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治疗期间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和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