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是怎么回事
颈椎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是通过经皮穿刺技术或内镜技术,对颈椎病变部位进行精准治疗的医疗手段,可能由神经压迫、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韧带钙化、脊髓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射频消融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间孔镜手术、椎体成形术、脊髓神经减压术等方式治疗。
颈椎病的微创介入治疗主要针对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通过影像引导将器械送达病变区域。射频消融术利用高频电流热凝病变神经末梢,适用于小关节突源性疼痛。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通过穿刺套管取出突出髓核组织,缓解神经压迫症状。椎间孔镜手术在内镜直视下摘除突出物并扩大神经通道,术后恢复较快。椎体成形术向压缩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稳定结构,多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脊髓神经减压术通过磨除骨赘或切开韧带解除脊髓压迫,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
接受微创介入治疗后需佩戴颈托1-2周保护颈椎,避免低头及颈部剧烈活动,睡眠时使用颈椎枕维持生理曲度。术后3天内可进行上肢等长收缩训练,1周后开始颈部肌肉渐进式抗阻训练,2周后复查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饮食应增加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质食物,配合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避免吸烟饮酒影响微循环。若出现术区红肿热痛或肢体麻木加重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