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肛周脓肿主要由肛腺感染、外伤刺激、免疫力低下、肛窦炎及克罗恩病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肛门周围红肿热痛、排便困难、发热等症状。
1、肛腺感染
肛腺位于肛门齿状线附近,若因粪便堵塞或细菌侵入导致感染,可能引发肛周脓肿。感染初期可表现为局部硬结,逐渐发展为波动性肿块。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严重时需切开引流。
2、外伤刺激
肛门区域擦伤、手术创伤或异物损伤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细菌感染形成脓肿。常伴随局部皮肤破损和渗液。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外伤后可用碘伏消毒,若出现化脓需就医行脓肿切除术。
3、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患者因抵抗力下降,易发生肛周感染。此类脓肿往往进展迅速,可能伴全身寒战高热。除抗感染治疗外,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增强免疫。
4、肛窦炎
肛窦部位炎症向深部扩散可继发肛周脓肿,多伴有肛门坠胀感和排便不尽感。急性期可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缓解症状,慢性反复发作者需行肛窦切开术。
5、克罗恩病
这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常合并复杂性肛周脓肿,表现为多发性瘘管和顽固性感染。需联合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英夫利西单抗等药物控制炎症,配合挂线疗法处理瘘管。
预防肛周脓肿需注意肛门卫生,排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避免久坐久站。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饮用酸奶调节肠道菌群。出现肛门不适时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若脓肿破溃需及时换药,防止形成肛瘘。糖尿病患者应严格监测血糖,免疫力低下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