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怎么确诊抑郁症
确诊抑郁症需通过精神科医生的临床访谈结合心理量表评估,必要时配合实验室检查排除躯体疾病。诊断依据主要包括症状标准、病程标准及社会功能受损程度。
医生会通过标准化诊断流程进行判断。首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工具初步筛查,随后通过结构化临床访谈确认是否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或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等核心表现,伴随睡眠紊乱、食欲改变、注意力障碍等附加症状,上述症状需持续存在2周以上且排除双相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其他疾病。部分患者需进行甲状腺功能、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以鉴别躯体疾病导致的抑郁状态。
对于青少年或表达受限的患者,医生可能要求家属提供行为观察记录。若存在自杀风险或诊断存疑时,医生会建议住院观察或进行脑电图、头颅磁共振等进一步检查。诊断过程中医生会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区分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发作,并排查是否伴有焦虑、精神病性症状等特殊情况。
确诊后应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包括药物干预和心理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片、舍曲林片等是常用药物,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疗法对改善症状有明确效果。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家属需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定期陪同复诊,避免施加压力,创造支持性家庭环境。若出现自杀意念或症状加重应立即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