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肱骨干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病理因素、运动损伤及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主要有外伤撞击、跌倒时手部撑地、骨肿瘤或感染、高强度运动负荷、骨密度降低等因素。
1、外伤撞击
直接暴力是肱骨干骨折的常见原因,如车祸撞击、重物砸伤等外力作用于上臂,导致骨干断裂。骨折线多为横行或粉碎性,可能伴随神经血管损伤。需通过X线或CT明确骨折类型,稳定性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严重移位时需手术复位内固定。
2、跌倒时手部撑地
间接暴力如跌倒时手掌撑地,力量经前臂传导至肱骨中下段,易引发螺旋形或斜行骨折。此类骨折可能合并桡神经损伤,表现为手腕下垂。治疗需根据移位程度选择悬吊制动或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
3、骨肿瘤或感染
病理因素如骨囊肿、骨髓炎或转移性骨肿瘤会破坏骨质结构,轻微外力即可导致病理性骨折。患者常有局部疼痛史,影像学可见骨质破坏灶。需先处理原发病,骨折治疗常需肿瘤切除后骨水泥填充或髓内钉固定。
4、高强度运动负荷
投掷运动员或健身者因反复肌肉牵拉可能导致肱骨干应力性骨折,早期表现为运动后疼痛。此类骨折需停止训练4-6周,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骨愈合,恢复期应逐步增加负荷。
5、骨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患者骨小梁变薄,轻微扭转力如提重物时可能发生骨折。此类骨折常见于绝经后女性,治疗需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骨折处多采用髓内钉固定以减少固定失败风险。
肱骨干骨折后应避免患肢负重,早期进行手指屈伸活动预防关节僵硬,饮食需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深海鱼等。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展肩肘关节被动活动,3个月后经影像学确认骨愈合方可恢复力量训练。若出现患肢麻木、肿胀加剧需及时复查排除神经压迫或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