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功效有哪些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功效,主要用于缓解疼痛、调节免疫、改善代谢等功能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1、疏通经络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改善气血运行,对肢体麻木、关节僵硬等经络阻滞症状有缓解作用。临床常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引起的神经压迫性疼痛。
2、调和阴阳
通过特定穴位配伍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失眠、焦虑等阴阳失衡症状。如三阴交配太溪穴能缓解更年期潮热盗汗。
3、扶正祛邪
针灸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免疫相关疾病。足三里穴刺激可提升白细胞吞噬功能。
4、镇痛作用
通过促进内啡肽释放,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疼痛性疾病有显著效果。合谷穴针刺常用于术后切口镇痛。
5、调节代谢
针灸刺激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辅助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临床常选用胰俞、脾俞等穴位进行干预。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在过饥过饱、极度疲劳状态下进行。治疗期间应保持穴位局部清洁干燥,出现晕针、皮下血肿等情况需立即告知医师。日常可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疗效,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