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病变的类型及治疗
黄斑病变主要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类型,可通过药物注射、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亚型。干性表现为黄斑区玻璃膜疣沉积和地图状萎缩,湿性以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为特征。可通过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进行玻璃体腔注射,严重者需联合光动力疗法。
2、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长期高血糖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液体渗漏至黄斑区。需控制血糖基础上使用曲安奈德眼用混悬液或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顽固性水肿可考虑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
3、黄斑裂孔
玻璃体牵引导致黄斑中心全层缺损。Ⅰ-Ⅱ期可观察,Ⅲ-Ⅳ期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术中常用吲哚菁绿辅助染色。
4、黄斑前膜
视网膜表面纤维增殖膜收缩引起视物变形。无症状者定期随访,视力低于0.3或严重变形时需行23G/25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前膜剥离术。
5、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高渗透性导致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多数3-6个月自愈,慢性反复发作可使用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治疗,禁用糖皮质激素。
黄斑病变患者应避免吸烟及强光刺激,控制血压血糖,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补充叶黄素。定期进行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查,出现视物变形或中心暗点及时就诊。术后患者需保持俯卧位1-2周促进视网膜复位,避免剧烈运动及揉眼。所有治疗均需在专业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使用眼内注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