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惊厥症状有什么
小儿发热惊厥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或凝视,可能伴随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等症状。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多由高热诱发,主要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性疾病、遗传因素、电解质紊乱、脑部异常放电等因素有关。
1、早期表现
发热初期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手脚发凉、面色潮红等前驱症状,体温快速上升至38.5摄氏度以上时易触发惊厥。此时家长需立即解开患儿衣领,保持侧卧位防止窒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物理降温。
2、典型发作期
突发全身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持续数秒至2分钟,发作时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嘴唇青紫。常见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幼儿急疹等疾病,需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及表现形式,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
3、发作后状态
惊厥停止后患儿常进入嗜睡状态,可能出现短暂意识模糊或定向力障碍,一般30分钟内逐渐恢复。此时应避免摇晃或大声呼唤,保持环境安静,继续监测体温变化。
4、复杂型特征
若抽搐时间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反复发作或出现单侧肢体抽搐,可能提示脑膜炎、癫痫等疾病。这类患儿需进行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5、特殊伴随症状
部分患儿会伴随喷射性呕吐、前囟膨隆等颅内压增高表现,或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等感染体征。此类情况需紧急就医排查化脓性脑膜炎、川崎病等严重疾病。
家长发现小儿发热时应每2小时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摄氏度即开始物理降温,避免过度包裹衣物。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预备地西泮栓剂等应急药物,发热期间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日常需注意增强体质,按时接种疫苗,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