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珍珠疹和尖锐湿疣
珍珠疹和尖锐湿疣可通过生长形态、分布特点、传染性及病理检查进行辨别。珍珠疹多为排列规则的白色小丘疹,无传染性;尖锐湿疣呈菜花状或乳头状赘生物,具有传染性,需通过HPV检测确诊。
1、生长形态
珍珠疹通常表现为直径1-2毫米的半球形或圆锥形丘疹,表面光滑,颜色呈珍珠白或淡红色,质地柔软。尖锐湿疣初期为微小淡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增多,形成菜花样、鸡冠状或乳头状赘生物,表面粗糙,可能伴有糜烂或渗液。
2、分布特点
珍珠疹多沿冠状沟排列成单行或多行,也可环绕龟头分布,一般不累及尿道口及系带。尖锐湿疣可发生于阴茎、龟头、尿道口、肛周等部位,分布不规则,可能融合成片。
3、传染性差异
珍珠疹属于生理性变异,与包皮过长或局部卫生不良有关,无传染性。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具有强传染性。
4、伴随症状
珍珠疹通常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微瘙痒。尖锐湿疣可能伴随灼痛、瘙痒、性交不适,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分泌物或异味。
5、病理检查
珍珠疹病理表现为结缔组织增生伴血管扩张,无挖空细胞。尖锐湿疣活检可见表皮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及典型挖空细胞,HPV-DNA检测阳性可确诊。
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过度摩擦或使用刺激性洗剂。珍珠疹无须特殊治疗,包皮过长者可考虑环切术;尖锐湿疣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药物,或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两者鉴别困难时应及时就诊皮肤科或泌尿外科,避免误诊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