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外耳道炎及其危害的详细介绍

51892次浏览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可分为急性细菌性外耳道炎、慢性外耳道炎、真菌性外耳道炎等类型。主要危害包括听力下降、耳道狭窄、炎症扩散引发中耳炎或颅内外并发症

1、急性细菌性外耳道炎

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常见于挖耳损伤或游泳后耳道进水。典型症状为剧烈耳痛、耳道红肿、黄色脓性分泌物。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可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未及时控制可能发展为耳周蜂窝织炎。

2、慢性外耳道炎

与反复刺激、过敏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相关。表现为耳道瘙痒、脱屑和潮湿感,易反复发作。治疗需清除耳道分泌物后使用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合并感染时联用环丙沙星滴耳液。长期炎症可导致耳道皮肤增厚、听力传导障碍。

3、真菌性外耳道炎

曲霉菌或念珠菌感染为主,常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低下人群。特征为耳道白色绒毛状分泌物和顽固性瘙痒。需用克霉唑乳膏局部涂抹,严重者口服氟康唑胶囊。误诊为细菌感染会加重病情,可能引发真菌性中耳炎。

4、坏死性外耳道炎

绿脓杆菌感染导致的侵袭性炎症,多见于糖尿病患者。表现为持续耳痛伴恶臭分泌物,可侵蚀颅底骨质引发脑膜炎。需静脉注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环丙沙星,必要时手术清创。该类型死亡率较高,属耳科急重症。

5、并发症危害

炎症扩散可导致鼓膜穿孔、中耳炎甚至面神经麻痹。严重者通过颞骨扩散引发脑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等颅内并发症。长期慢性炎症可能诱发外耳道胆脂瘤或鳞状细胞癌。

预防外耳道炎需避免频繁挖耳,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保持耳道干燥。出现耳痛、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就诊,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控制血糖。治疗期间禁止进水,按医嘱规范用药,急性期可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疼痛。定期复查耳内镜观察疗效,慢性患者需排查过敏原和免疫缺陷因素。

相关推荐

外耳道炎的三大危害
外耳道炎的三大危害包括感染、易导致耳聋耳鸣、影响听力。具体分析如下:
外耳道炎吃药能好吗
外耳道炎疾病是很常见的,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些中耳炎等疾病而导致,患病后,患者的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些患者在患病之后还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状况,对生活以及工作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外耳道炎吃药能好吗?
耳朵痒怎么办
耳朵痒可通过保持耳部清洁、避免频繁掏耳、使用滴耳液、抗过敏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耳朵痒通常由耳垢堆积、外耳道炎、过敏反应、真菌感染、湿疹等原因引起。
外耳道炎耳朵痒应该怎么办
外耳道炎耳朵痒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耳道皮肤损伤、过敏反应、耳道异物、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03:05
耳朵麻木是怎么回事
耳朵麻木有多种原因:第一,由于身体抵抗力比较差,遭受病毒感染。第二,睡觉姿势不正确对一侧耳朵造成压迫,血液不循环引起耳朵麻木。第三,耳朵病变引起的麻木,中耳炎、外耳道炎等细菌感染对耳朵产生刺激。进行消炎治疗可以缓解麻木状况。第四,耳朵周围的其它疾病。像腮腺肿瘤、颞骨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对神经造成压迫,耳朵会出现麻木症状。需要治疗肿瘤疾病。第五,耳朵周围供血不足。多是神经营养性较差引起,像长时间熬夜、作息时间不规律等。麻木感觉如果没有得到缓解需要及时去耳鼻喉科就诊。
滴耳液越滴越痛是否正常
滴耳液越滴越痛,一般来说是正常的。为什么说中耳炎才会选择用滴耳液,滴了以后炎症控制了耳朵应该不疼才对,为什么滴了以后耳朵更疼了呢。主要是跟滴耳液的成分是有关系的,滴耳液的有效成分是抗生素,比如最常用的是氧氟沙星滴耳液。按照道理上讲,滴耳液滴到耳朵里面去,氧化沙星会及时杀灭中耳腔里面的细菌,炎症控制以后耳朵就不疼了。但很多人有经验,氧氟沙星滴耳液滴到耳朵里面去以后疼的特别厉害,为什么最主要是氧氟沙星滴耳液,它的溶媒不是水,是酒精,所以滴进去以后相当于耳朵里面滴酒精了,耳朵里面有炎症,这时候酒精滴进去以后杀的耳朵特别疼,所以很多人耐受不了,耐受不了怎么办呢,到医院来说大夫你看你开的药怎么越滴越疼,是不是药过期了,或者你给我开错了,不是这样的,医生往往会给他解释是因为是酒精溶媒引起来的。如果真的疼的受不了,医生往往建议病人换药,换什么,有时候会换氧氟沙星滴眼液,因为滴眼液它不是酒精制剂,就是一个水制剂,滴进去就不会有酒精杀的疼的感觉。
语音时长 01:28

2021-07-09

89534次收听

耳道炎会不会引起头痛
耳道炎确实会引起头疼。s耳道发炎,因为耳道的皮肤或者毛囊的急性的感染,炎症渗出会刺激外耳道的神经末梢,毫无疑问会引起耳朵的疼痛。有些人耳朵疼痛,自己病人的感觉是耳朵里面的疼痛,再一个,这种疼痛会刺激的神经引起来牵扯痛。耳道的神经最主要是三叉神经和迷走神经,耳道的疼痛向周围放射,很多病人除了耳朵里面疼之外,可能会觉得耳朵这一侧的头疼或者耳朵后面枕部的头疼等,特别是炎症比较重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疼往往有特点,有的人是胀疼,更多的外耳道发炎引起的疼痛是一跳一跳的疼,叫搏动性的头疼。所以一个病人如果耳道发炎了,引起了头疼,也不用特别担心,往往就是耳道发炎引起来的。如果耳道发炎除了耳朵疼、发烧、头疼,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头疼持续存在或者疼得特别厉害,出现高烧,要小心有可能是耳道发炎引起来的寻血症,甚至引起来颅内并发症,这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
语音时长 01:28

2021-07-09

80664次收听

耳朵里一阵一阵的刺痛究竟是怎么回事
耳朵里一阵阵刺痛,说明了耳部的神经受到了刺激,引起的反射性疼痛,耳朵里的神经是非常丰富的,来源有很多,比如说颈丛,耳大、耳小神经,来自于迷走神经的分支,来自于舌咽神经的分支,耳朵里面神经分布是非常的丰富的。那么这种丰富的神经,相应受到刺激以后都会引起一阵阵的刺痛,那么包括局部的病变,比如说耳部的炎症,外耳道的炎症、耳廓的炎症,耳朵周围的淋巴结的炎症,下颌关节的炎症,甚至于腮腺的这些炎症,都会引起耳朵这个部位一阵一阵的神经的疼痛。那么还有更远的地方,比如说咽部的扁桃体的病变,扁桃体的炎症、扁桃体的肿瘤,牙齿的炎症、牙齿根尖的病变,甚至于颈部的包块压迫神经,甚至于巨大的甲状腺的疾病,也会引起反射性的神经的刺激,会引起耳朵一阵阵的刺痛。所以说刺痛本身不代表什么问题,本身是一种神经的疼痛,但是大家要注意,引起这一阵阵刺痛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局部耳朵发现不了什么病变,耳朵既不疼、也不红、也不肿,耳朵周围也不疼、也不肿,还要不要忽略有可能是远处的脏器,比如说舌、牙齿,还有说咽喉或甚至于颈部,甚至于颈椎这个部位,病变压迫神经以后引起的,所以说要到临床进行,一个很好的鉴别。当然最常见的耳朵一阵阵疼痛,是由于局部的刺激引起来的,包括炎症,包括神经与末梢的炎症,神经炎这种局部的炎症经过抗炎,经过理疗、按摩、经过热敷,一般一周能够缓解。如果一周缓解不了,又发现不了明确的病因,一定要到医院去找到引起这种刺痛引起神经刺激的原因,治疗原发病变才能够根治。
语音时长 02:21

2021-07-09

81762次收听

耳朵里有血严不严重
耳朵里有血要根据情况,有些病人比如耳外伤的病人,如果比较轻,可能就是外耳道有皮肤的损伤造成的出血,比较稍微重一些鼓膜的损伤、穿孔造成的出血,但确实有很严重的内耳的骨折或者颅脑的损伤,造成的出血,这时候情况就比较严重。还有一种情况,耳朵里头分泌物带血或者是有血的情况,是肿瘤引起的像外耳道或中耳的良性肿瘤,像血管瘤以及外耳道和中耳的恶性肿瘤,也会引起病人分泌物当中带血,或者是有出血的情况,这些情况是比较严重的。至于比较轻的,像挖耳匙挖耳朵引起外耳道的出血,或者在睡眠当中无意识用手扣耳朵,造成的外耳道里有少量的血,有血痂,这些情况是比较轻度。所以,当耳朵里有血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就诊,通过耳内镜的检查,耳朵CT的检查,核磁的检查等等,根据这些情况来明确诊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出血,得到及时地进行干预治疗。
语音时长 01:34

2021-06-25

91603次收听

慢性外耳道炎药品
外耳道炎疾病有急性与慢性的区别,找急性时期,患者应当积极的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如果急性外耳道炎疾病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慢性外耳道炎的出现,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皮肤溃烂的状况,慢性外耳道炎药品有哪些?
耳朵流脓是怎么回事
临床上耳朵流脓主要是一些细菌的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的细菌。这些细菌主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还有绿脓杆菌这些细菌。这些细菌感染了我们的外耳道和中耳,导致软组织充血、水肿,然后渗出,出现脓性的分泌物,严重的外耳道炎可以损伤骨质,中耳炎可以导致鼓膜穿孔,导致乳突腔的积脓等等。临床上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抗生素治疗的时候,我们可以取这些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明确细菌的类型,然后针对性的给予一些对该细菌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外耳道也可以使用一些局部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总而言之,耳朵流脓它是由细菌感染所导致的、感染性的、化脓性的炎症,在治疗过后我们要注意外耳道不能进水,以免复发。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20

56501次收听

02:58
外耳道炎可以治愈吗
外耳道炎可以治愈。外耳道炎是常见于夏季的一种疾病,一般是由于游泳或者洗澡次数增多以后,脏水溅到耳内,没有及时的清理干净,引起外源性的细菌传染到耳朵,然后在湿、闷、热的环境下造成感染的情况。有的人喜欢用指甲或者卡子等物挠掏耳朵,不干净外物就会带入细菌,由于夏季天气比较热,细菌繁殖更快,也更容易传染和蔓延,引起外耳道的急性炎症。外耳道炎本身没有难治性,非常好治愈,外用一些消炎药膏涂抹到病患处,一般1-3天或一周基本上就可以治愈。如果外耳道炎反复发作,可能是外耳道湿疹或者真菌性外耳道炎,主要表现就是外耳道瘙痒,会有出现脱皮、脱痂,耳屎分泌过快或过多、耳朵痒等。
02:44
外耳道炎与中耳炎的区别
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一般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感染性炎症。中耳炎泛指中耳腔内的炎症,包括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外耳道炎主要以耳朵疼痛为主,前期会有挖耳的病史,或者有脏水进入的外源性病因存在。中耳炎一般是由感冒引起的。中耳炎发生之前,首先有外感病史,会有急性鼻炎或者擤鼻过度、不当,感冒期间坐飞机等外源性的问题,或者发热较高,导致鼻腔炎症扩散至中耳腔等等。中耳腔炎症以耳朵闷堵、耳胀,有流水或者耳朵剧烈疼痛、流脓水为主要特点。所以,外耳道炎和中耳炎,两个疾病本身包括的含义不同,发病部位、病因和症状都不同,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
02:52
外耳道炎怎么治疗
清理干净外耳道后,选用一些抗生素的药膏,比如金霉素眼膏、红霉素眼膏局部涂抹在外耳道患处,可以很快缓解或治愈。外耳道炎是发生于外耳道皮肤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常见的病因有:一、洗澡次数增多以后,脏水溅入耳内。二、游泳时脏水流入耳内。三、耵聍长时间没有及时清理,再次进水后出现合并的感染。四、挖耳的不良习惯,造成外耳道的皮肤损伤,细菌残留在皮肤表面,在一定温度和环境下繁殖过多引起的皮肤感染。症状主要是外耳道的疼痛,自检方法是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如果有压痛或牵拉痛的阳性指征,没有流水的情况,可以判断为外耳道炎。因为外耳道的皮肤面积非常小,口服药物效果不佳,局部用药的治疗方法是首选的方案。
02:49
外耳道炎的病因
外耳道炎好发于夏季或夏末季节,主要是外源性的细菌病毒造成的炎症。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一、游泳或洗澡时脏水进入到耳朵内引起感染;二、挖耳法师不当,过度的挖耳、清洁,指甲损伤到皮肤引起感染;三、燥热辛热饮食导致上火,引起耳窍的感染;四、外耳道湿疹或其他外耳道疾病造成挖耳后合并外耳道的感染。症状主要是耳朵痛,特点是比较严重,疼痛比较明显,会有耳廓牵拉痛和耳屏压痛,这是明显的外耳道炎的特征。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回想之前有无耳朵进水、游泳或自己掏耳朵的因素存在,如果有可以判定是外耳道炎,一旦确诊要及时的给予一些抗生素药膏或滴耳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