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可通过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口服糖皮质激素、吸氧治疗、雾化吸入治疗、静脉注射氨茶碱等方法缓解症状。哮喘急性发作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原暴露、剧烈运动、冷空气刺激、情绪波动等因素引起。
1、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气雾剂或特布他林气雾剂能快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通常在5-10分钟内起效。这类药物通过激活气道β2受体,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使用时应指导儿童深呼吸后按压喷头,药物吸入后屏气10秒。每日使用不宜超过8喷,过量可能引发心悸或震颤。
2、口服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片或甲泼尼龙片适用于中重度发作,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激素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一般需连续服用3-5天,突然停药可能引起反跳现象。长期使用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注意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
3、吸氧治疗
经鼻导管或面罩给予40%浓度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4%以上。低氧血症会加重呼吸困难,导致呼吸肌疲劳。氧疗期间需监测动脉血气,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家庭备用制氧机需定期维护,确保氧流量稳定。
4、雾化吸入治疗
异丙托溴铵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可协同扩张支气管。雾化颗粒直径1-5微米能直达小气道,适合无法配合气雾剂的幼儿。每次雾化时间10-15分钟,治疗后需漱口减少药物沉积。家用雾化器应每周消毒,防止细菌污染。
5、静脉注射氨茶碱
氨茶碱注射液用于对其他治疗反应不佳的危重发作。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细胞内环磷腺苷水平,兼具抗炎与支气管扩张作用。需严格控制输注速度,血药浓度维持在10-20μg/ml。可能出现恶心、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需心电监护。
哮喘儿童日常需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保持室内湿度40%-60%。规律进行游泳等有氧运动可增强肺功能,运动前15分钟预防性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家长应记录发作诱因与频率,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饮食多补充维生素D和抗氧化物质。家中常备峰流速仪监测呼气峰流速值,学会识别急性发作先兆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