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肺炎后怎么护理
宝宝肺炎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喂养、环境调节、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护理。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异物、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肺炎患儿常有痰液黏稠或鼻腔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家长需帮助宝宝定期翻身拍背,采用空心掌从背部由下向上轻叩,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对于鼻塞的婴幼儿,可使用生理盐水鼻喷剂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清理。哺乳前15分钟清理鼻腔有助于改善进食。
2、合理喂养
肺炎期间宝宝消化功能可能减弱,家长需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者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将单次奶量减少20%-30%,适当增加喂养频次。已添加辅食的患儿应选择易消化的米糊、蔬菜泥等食物,避免油腻或过甜饮食。每次进食后保持竖抱姿势15-20分钟,减少呛咳风险。
3、环境调节
维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0%-60%为宜。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通风时注意给宝宝保暖。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使用加湿器时需每日换水并清洁,防止微生物滋生。夜间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床头15度,减轻呼吸困难。
4、观察病情变化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体温、呼吸频率、进食量及精神状态。正常婴幼儿安静时呼吸频率应小于40次/分,若出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呻吟或口唇青紫需立即就医。注意观察咳嗽性质改变,如出现犬吠样咳嗽或喘鸣音可能提示病情进展。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持续24小时以上应及时复诊。
5、遵医嘱用药
细菌性肺炎可能需要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家长须严格按医嘱完成疗程。对于痰液黏稠者可配合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发热时可用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所有药物使用前需核对剂量,用药后观察有无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肺炎恢复期应保持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疲劳,每日保证12-14小时睡眠时间。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状态,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南瓜、胡萝卜等食物,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修复。注意与其他患儿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出院后1周内需按预约复诊,进行胸片复查或血常规检查。日常可通过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预防呼吸道感染,养成勤洗手、定期消毒玩具等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