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是什么
后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是指因心脏后壁心肌缺血坏死导致的心电活动紊乱,主要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该症状通常与冠状动脉阻塞、心肌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需紧急就医处理。
后壁心肌梗死引发的心律失常多由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闭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后,局部电信号传导异常,可能诱发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可见V7-V9导联ST段抬高,部分患者合并下壁导联异常。病情进展时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少数情况下,后壁心肌梗死可能仅表现为非特异性胸痛或消化不良症状,但仍有潜在心律失常风险。老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患者因痛觉迟钝,更易被漏诊。若未及时开通血管,坏死心肌范围扩大可导致心室壁瘤形成,进一步加重心律失常。
后壁心肌梗死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或用力活动。饮食应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变化。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时立即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