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胃镜能查出来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发现。胃镜检查时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组织活检检测幽门螺杆菌。
胃镜检查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医生会在检查过程中使用内镜观察胃黏膜情况,若发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表现,会高度怀疑幽门螺杆菌感染。此时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确认:一种是在胃镜下取少量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该试验能在较短时间内检测出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活性;另一种是将取得的胃黏膜组织送至病理科进行特殊染色,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
部分情况下胃镜检查可能无法直接检出幽门螺杆菌。当患者近期服用过抗生素、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时,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暂时被抑制或清除,造成假阴性结果。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分布可能不均匀,若取材部位恰好没有细菌定植,也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除胃镜检查外,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等方法也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检测。建议患者在检查前至少停用抗生素4周、停用质子泵抑制剂2周,以提高检测准确性。日常应注意分餐制、避免共用餐具,减少幽门螺杆菌传播风险。确诊感染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常用治疗方案包含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和铋剂,治疗结束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