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川崎病症状有哪些
小儿川崎病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皮疹、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改变和手足硬性水肿等症状。该病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病变,需及时就医干预。
1、持续发热
患儿会出现持续5天以上的高热,体温常超过39℃,对抗生素治疗无反应。发热初期可能伴随烦躁不安或嗜睡,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2、多形性皮疹
发病后3-5天出现弥漫性红斑或斑丘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皮疹形态多样,可能呈现荨麻疹样、猩红热样或靶形红斑,通常不伴瘙痒。
3、双眼结膜充血
双侧球结膜明显充血但无分泌物,通常在发热后2-3天出现。充血呈非化脓性,眼睑结膜可能出现滤泡增生,这种症状有助于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
4、口腔黏膜改变
表现为口唇干裂出血、草莓舌和咽部弥漫性充血。发病早期可见舌乳头突起呈白色,后期转为鲜红色,口腔黏膜改变具有诊断特异性。
5、手足硬性水肿
急性期手掌足底出现硬性水肿伴红斑,恢复期出现特征性指端膜状脱皮。这种症状多在发病后10-15天出现,是疾病进入亚急性期的标志。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就医,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恢复期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冠状动脉情况,日常注意保持皮肤清洁,补充足够水分和营养,避免剧烈运动。出院后仍需长期随访,观察有无冠状动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