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中毒的表现
吃螃蟹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乏力、皮肤瘙痒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螃蟹中毒可能与细菌污染、组胺中毒、重金属蓄积、寄生虫感染或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
1、恶心呕吐
进食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螃蟹后,毒素刺激胃肠黏膜引发剧烈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出现胆汁样物质。需及时补液防止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
2、腹痛腹泻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会导致阵发性脐周绞痛,伴随水样便或黏液便。腹泻每日可达十余次,严重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建议暂时禁食,必要时使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调节肠蠕动。
3、头晕乏力
螃蟹体内蓄积的镉、汞等重金属通过血脑屏障后,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头痛、四肢麻木,检测血常规可见血红蛋白下降。需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进行重金属筛查。
4、皮肤瘙痒
组胺中毒常见于不新鲜螃蟹,表现为面部潮红、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轻症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出现喉头水肿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既往有海鲜过敏史者应避免食用螃蟹。
5、呼吸困难
创伤弧菌感染可导致败血症,表现为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肝病患者食用生腌螃蟹后,需紧急进行血培养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
食用螃蟹前应确保充分加热至100摄氏度并持续15分钟以上,避免食用死亡超过2小时的螃蟹。出现中毒症状后应立即停止进食,保留剩余食物样本供检测,轻度症状可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若6小时内症状未缓解或出现神经系统表现,须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日常储存螃蟹需置于4摄氏度以下冷藏环境,烹饪时注意去除腮、胃等易蓄积毒素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