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骨折怎么治疗
胳膊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石膏固定、支具固定、内固定手术、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胳膊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重复应力损伤、暴力撞击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外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简单骨折。医生通过手法将骨折端复位后,使用夹板或绷带进行外固定。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愈合情况,避免过早活动导致移位。常见于桡骨远端骨折、尺骨鹰嘴骨折等稳定性骨折类型。
2、石膏固定
用于需要长期制动的骨折类型。根据骨折部位选择长臂石膏或短臂石膏,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固定期间需保持石膏干燥,观察肢体末梢血运。肱骨干骨折、尺桡骨双骨折等常采用此方法。
3、支具固定
适用于儿童青枝骨折或部分成人稳定性骨折。可调节支具既能维持骨折端稳定,又便于早期功能锻炼。需每周调整支具松紧度,配合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常见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桡骨颈骨折等。
4、内固定手术
针对严重移位、粉碎性或开放性骨折。采用钢板螺钉、髓内钉等内固定器材进行牢固固定,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需预防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多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尺桡骨复杂骨折等。
5、康复训练
骨折愈合后需系统康复治疗。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中期增加关节活动度练习,后期强化肌力与协调性训练。可结合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刺激等促进功能恢复。适用于所有类型骨折的后期管理。
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食物,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骨骼愈合的不良习惯。遵医嘱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循序渐进开展康复训练,不可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如出现患肢肿胀加剧、疼痛异常、感觉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