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象是怎么得的
高血压危象可能由血压控制不佳、药物中断、急性肾损伤、嗜铬细胞瘤、子痫前期等原因引起,需紧急就医处理。
1、血压控制不佳
长期高血压患者未规律服药或药物剂量不足时,血压持续升高可能诱发危象。表现为剧烈头痛、视物模糊、胸闷等症状。需立即监测血压并调整降压方案,常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卡托普利片、乌拉地尔注射液等。
2、药物中断
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或中枢性降压药可能引发反跳性高血压危象。患者可出现心悸、出汗、焦虑等交感神经亢进表现。治疗需恢复原用药并联合静脉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注射液。
3、急性肾损伤
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或肾动脉狭窄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导致血压急剧上升。伴随少尿、水肿等肾功能异常表现。需使用呋塞米注射液联合血管扩张剂,必要时行血液透析。
4、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肿瘤突发大量释放儿茶酚胺,引起血压骤升伴头痛、面色苍白、多汗三联征。确诊需检测血尿儿茶酚胺代谢物,术前准备需用酚苄明片控制血压。
5、子痫前期
妊娠期高血压进展为危象时可能出现抽搐、蛋白尿。与胎盘因子释放异常有关,需静脉推注硫酸镁注射液预防子痫发作,适时终止妊娠。
高血压危象患者日常需严格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避免高盐饮食和情绪激动。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戒烟限酒。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预警症状时立即就医。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