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心肌病为什么会胸痛呢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出现胸痛主要与心肌缺血、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微循环障碍、心肌耗氧量增加及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胸痛可能表现为劳力性胸痛、静息痛或心绞痛样发作,需结合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
1、心肌缺血
肥厚的心肌需氧量增加,但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导致心肌细胞缺氧。患者可能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活动后加重。可通过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改善冠脉血流,但需注意避免低血压。
2、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室间隔肥厚导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心脏收缩时血流加速产生文丘里效应,引起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这种机械性梗阻可引发胸骨后剧烈疼痛,伴头晕或晕厥。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考虑室间隔切除术。
3、微循环障碍
心肌内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造成心肌微循环灌注不足。胸痛特点为持续时间较长,含服硝酸酯类药物效果有限。尼可地尔片可改善微循环,需监测肝功能。
4、心肌耗氧量增加
心肌肥厚使心脏做功增加,尤其在情绪激动或饱餐后更明显。胸痛多伴随心悸、出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降低心肌氧耗。
5、心律失常
心肌结构异常易引发室性早搏、房颤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诱发心绞痛。胺碘酮片可用于控制心律,但长期使用需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克以内;避免突然的体位变化和屏气动作;规律监测血压心率;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每年进行1-2次心脏超声随访。若出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伴冷汗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