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草鱼肠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寄生虫侵袭、水质恶化、饲料不当及应激反应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肛门红肿、肠道充血等症状。
1、细菌感染
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病原菌可通过受损肠道或污染饲料侵入草鱼体内,导致肠黏膜充血溃烂。发病时需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消毒剂,并拌饲投喂氟苯尼考粉、硫酸新霉素粉等抗菌药物。
2、寄生虫侵袭
毛细线虫、棘头虫等寄生虫会破坏肠道组织,引发炎症反应。镜检发现虫体后可选用甲苯咪唑溶液、敌百虫粉进行驱虫,同时用聚维酮碘对水体消毒。
3、水质恶化
氨氮超标或溶氧不足会刺激肠道黏膜,需定期检测pH值并换水,保持透明度30-40厘米,必要时使用EM菌调节水质。
4、饲料不当
霉变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会损伤肠道,应选择正规厂家饲料,添加大蒜素或益生菌增强消化功能,避免过量投喂。
5、应激反应
运输或温差变化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预混料,操作时减少惊扰,保持环境稳定。
预防草鱼肠炎需坚持四定投喂原则,定期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发病季节每半月使用三黄散等中草药制剂预防。发现病鱼应立即隔离,死鱼需深埋处理,养殖器具用高锰酸钾浸泡消毒。日常注意观察鱼群摄食和游动状态,及时调节水体理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