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引起的眩晕怎么办
子宫内膜增厚通常不会直接转变为癌症,但长期异常增厚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子宫内膜增厚可能与内分泌失调、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无排卵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子宫内膜增厚是妇科常见现象,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增厚与月经周期相关,排卵后内膜受孕激素影响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若未受孕则随月经脱落。这种周期性变化不会致癌。病理性增厚常见于雌激素持续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的情况,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长期无排卵,或绝经后妇女使用单一雌激素替代治疗。这类情况若持续5-10年,可能发展为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最终有部分概率进展为子宫内膜癌。临床数据显示,单纯性增生癌变率不足5%,但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30%。
极少数情况下,子宫内膜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增厚而无其他症状。若增厚伴随异常子宫出血如绝经后出血、月经淋漓不尽、阴道排液或下腹疼痛,需高度警惕。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患者,子宫内膜增厚癌变风险显著高于常人,这类人群需更密切监测。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患者的内膜增厚也需重点关注。
建议35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监测内膜厚度。若发现异常增厚绝经前>16mm或绝经后>5mm,需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获取组织病理诊断。日常生活中应控制体重、规律运动、减少高脂肪饮食,避免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已确诊病理性增厚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转化内膜,或考虑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局部给药。对于完成生育的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全子宫切除术是根治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