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护理要注意什么
荨麻疹护理需注意避免诱因、保持皮肤清洁、合理用药、调节情绪及监测病情变化。荨麻疹是一种以风团和瘙痒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皮肤病,护理核心在于减少刺激并促进症状缓解。
1、避免诱因
明确并远离可能诱发荨麻疹的因素是关键。常见诱因包括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尘螨、花粉等环境过敏原,以及冷热刺激或紧身衣物摩擦。记录饮食与接触物有助于识别个体敏感源,必要时可进行过敏原检测。急性发作期间建议选择棉质宽松衣物,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
2、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过热洗澡。沐浴后及时涂抹无香料保湿霜,如凡士林或尿素软膏,以修复皮肤屏障。瘙痒剧烈时可冷敷患处,水温控制在20-25摄氏度,每次不超过10分钟。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破损感染,儿童患者家长需修剪指甲并监督护理。
3、合理用药
遵医嘱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控制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需要长期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若出现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注射用肾上腺素抢救。药物使用期间避免饮酒或驾驶。
4、调节情绪
精神紧张可能通过神经免疫机制加重荨麻疹。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缓解压力,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慢性患者可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家属应避免过度关注皮损而增加焦虑。儿童患者家长需通过游戏等方式转移其对瘙痒的注意力。
5、监测病情
记录风团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如出现呼吸困难、腹痛需紧急处理。慢性荨麻疹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评估炎症指标。治疗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嗜睡、口干等。孕妇或哺乳期患者用药前必须咨询医生调整方案。
荨麻疹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饮食清淡并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如猕猴桃、西蓝花。适度运动如瑜伽、游泳可增强免疫力,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胆碱能性荨麻疹。环境控制方面,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防螨罩,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症状持续超过6周需至皮肤科完善过敏原筛查与免疫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