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直肠息肉怎么办
直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直肠息肉通常由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胆汁酸代谢异常、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切除
对于直径较小的直肠息肉,通常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这两种方式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多数良性息肉。操作前需进行肠道准备,术后可能出现轻微出血或腹痛,一般1-3天可缓解。
2、手术切除
直径超过2厘米的广基息肉或疑似恶变的息肉需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或经腹直肠切除术。手术需住院进行,术后需留置引流管,恢复期约7-14天。高龄患者或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
3、药物治疗
对于炎性息肉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等药物控制炎症。合并感染时需加用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药物需规律服用2-4周。
4、饮食调整
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选择燕麦、西蓝花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5、定期复查
单发息肉切除后6-12个月需复查肠镜,多发息肉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3-6个月复查。复查项目包括肠镜、粪便潜血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有家族史者建议亲属进行筛查。
直肠息肉患者术后应保持肛门清洁,使用温水坐浴每日2次。建立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适量进行提肛运动,每周3-5次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出现便血、腹痛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