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骨癌应做哪些检查
怀疑骨癌时通常需进行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实验室检查、核医学检查及基因检测等。具体检查项目需由医生根据临床表现综合评估后选择。
1、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可显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等典型征象,是骨肿瘤的初步筛查手段。CT能清晰观察骨质细微结构及软组织侵犯范围,MRI对骨髓腔和周围软组织分辨率更高,有助于判断肿瘤分期。增强CT或MRI可评估血管受累情况。
2、病理活检
穿刺活检或切开活检是确诊金标准,通过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肿瘤性质及分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能指导手术方案制定,术后石蜡切片可进一步分析肿瘤分化程度。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能显示贫血或白细胞异常,血生化可发现碱性磷酸酶升高。肿瘤标志物如乳酸脱氢酶、骨钙素等辅助评估病情,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
4、核医学检查
骨扫描能发现全身骨骼代谢异常区域,对多发性病灶检出敏感度高。PET-CT通过示踪剂摄取程度鉴别良恶性,同时评估全身转移情况。
5、基因检测
针对某些遗传性骨肿瘤综合征患者,可检测RB1、TP53等基因突变。分子病理学检查有助于靶向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
检查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病理性骨折。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鱼肉等,但无须刻意进补。所有检查结果需由专科医生综合解读,不可自行判断。若确诊为骨癌,应积极配合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