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吐口水泡泡正常吗
婴儿吐口水泡泡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与唾液分泌增多、口腔探索行为有关。若伴随拒奶、发热等症状则需警惕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3-6月龄婴儿唾液腺发育旺盛,唾液分泌量增加但吞咽功能未完善,容易出现吐泡泡现象。此时婴儿常将手指或玩具放入口中探索,刺激唾液分泌形成泡泡。部分婴儿在出牙期因牙龈不适频繁啃咬,也会加重流口水吐泡泡的表现。
当婴儿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呛奶或体温超过38℃时,吐泡泡可能提示新生儿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早产儿或低体重儿若持续吐泡泡伴随呻吟声,需排除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吐泡泡多伴随喂奶后呕吐、腹胀等症状。
家长可给婴儿佩戴纯棉围兜及时擦拭口水,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湿巾刺激皮肤。哺乳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选择适合月龄的牙胶缓解出牙不适。定期用指套纱布清洁婴儿牙龈和舌苔,观察口腔有无溃疡或鹅口疮。若泡泡呈黄色粘液状或伴随异常哭闹,应及时到儿科就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