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发高烧怎么办
小孩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发高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药物退热、口腔护理、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疱疹性咽峡炎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咽部疱疹、高热、拒食等症状。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酒精擦浴导致皮肤刺激。可重复进行擦拭直至体温下降,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衣物包裹。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上升,需结合其他干预措施。
2、补液治疗
鼓励少量多次饮用凉开水、口服补液盐溶液,每日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50-80毫升计算。避免酸性果汁刺激口腔溃疡,可用吸管减少吞咽疼痛。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时,家长需立即就医。
3、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给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若持续高热需排查并发症。
4、口腔护理
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清洁口腔。疱疹破溃后可喷涂开喉剑喷雾剂或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饮食选择温凉流质如米汤、藕粉,避免坚硬食物损伤黏膜。
5、就医评估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抽搐、嗜睡、颈部僵硬等症状时,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诊。血常规检查可明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或免疫球蛋白治疗。
患病期间保持居室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乳铁蛋白粉等增强免疫力。餐具需煮沸消毒,避免与其他儿童共用餐具玩具。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观察1周,因肠道病毒排毒期可达2-4周。若出现手足皮疹需警惕手足口病可能,建议定期儿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