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和痛风的区别
足底筋膜炎和痛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前者属于慢性劳损性炎症,后者属于代谢性关节炎。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特征及发病部位。
足底筋膜炎主要由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引发无菌性炎症,典型表现为晨起或久坐后第一步剧痛,疼痛集中于足跟内侧,活动后减轻。痛风则由尿酸结晶沉积关节诱发急性炎症,常于夜间突发单关节红肿热痛,大脚趾基节最常见,疼痛可持续数天,可能伴随发热。
足底筋膜炎患者通常无全身症状,影像学可见筋膜增厚;痛风患者可能伴高尿酸血症,关节液检出尿酸钠结晶可确诊。前者需减少跑跳、拉伸康复,后者需降尿酸治疗并控制饮食。
足底筋膜炎患者建议选择足弓支撑鞋垫,每日进行跟腱拉伸和筋膜放松训练,避免赤足行走。痛风患者需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内脏、海鲜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急性期抬高患肢。两者均需避免长时间站立,肥胖者应减重以减轻足部负荷,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