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心脏病怎样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主要治疗方式有抗风湿药物控制、瓣膜修复术、瓣膜置换术、心脏康复训练及日常护理。
1、抗风湿药物控制
风湿活动期需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清除链球菌感染,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泼尼松片抗炎治疗。药物干预可延缓瓣膜损害进展,但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
2、瓣膜修复术
适用于二尖瓣轻度狭窄或关闭不全患者,通过球囊扩张或直视下瓣膜成形术修复结构。术后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并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瓣膜功能。
3、瓣膜置换术
中重度瓣膜病变需置换机械瓣或生物瓣,机械瓣需终身服用华法林钠片,生物瓣需5-10年后二次置换。术前需评估心功能状态,术后可能出现血栓栓塞或瓣周漏等并发症。
4、心脏康复训练
稳定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强度以不诱发心悸气促为度。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
5、日常护理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监测体重变化及下肢水肿情况,睡眠时抬高床头可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终身随访管理,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感染,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细菌性心内膜炎,出现活动后气促、咯血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日常饮食宜选用低脂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西蓝花,戒烟限酒并保持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