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怎么能好
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封闭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腱鞘炎通常由劳损、外伤、感染、风湿性疾病、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减少患指活动是基础治疗措施。使用支具固定拇指或腕关节2-3周,避免重复抓握、打字等动作。夜间可用低温热塑板保持关节中立位。急性期需严格制动,慢性期可配合轻柔的关节活动度训练。
2、热敷理疗
40℃左右热敷每日3次,每次15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能软化粘连组织,选择0.8-1.2W/cm²强度治疗5分钟。冲击波治疗适用于顽固性病例,每周1次,3-5次为疗程。
3、药物治疗
双氯芬酸钠凝胶外用每日3次可缓解局部炎症。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需注意胃肠反应。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片,但不超过7天。合并感染者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4、封闭注射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混合后行鞘内注射,每年不超过3次。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72小时内禁止剧烈活动。糖尿病患者需监测注射后血糖变化。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选择腱鞘切开术,在局麻下纵行切开狭窄腱鞘。术后24小时开始被动活动,2周拆线后逐步恢复抓握功能。关节镜手术创伤更小,但需要特殊器械支持。
腱鞘炎患者日常应避免冷水刺激,洗衣洗碗时佩戴橡胶手套。工作中每30分钟活动手腕,做握拳-伸展交替练习。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6和欧米伽3脂肪酸,适量食用三文鱼、核桃等食物。若出现晨僵超过1小时或关节变形,需警惕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应及时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