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管狭窄做哪些检查
胸椎管狭窄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评估确诊,主要检查方式有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平片、脊髓造影、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1、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胸椎管内脊髓受压程度、椎间盘突出及韧带增厚情况,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评估脊髓水肿或变性。检查时需去除金属物品,体内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
2、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可观察骨性椎管狭窄程度,三维重建能显示椎体后缘骨赘、关节突增生等骨性结构异常。需配合静脉注射造影剂增强扫描时,需提前评估肾功能。
3、X线平片
X线平片可初步判断胸椎序列、椎间隙高度及骨质增生情况,经济便捷但无法直接显示脊髓受压。动态位摄片有助于发现椎体不稳。
4、脊髓造影
脊髓造影通过穿刺注入造影剂显示蛛网膜下腔形态,能动态观察脑脊液流动受阻情况。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现已逐步被无创检查替代。
5、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可评估神经传导功能损害程度,辅助定位病变节段。检查时需保持肌肉放松,电极放置部位可能有轻微刺痛感。
确诊胸椎管狭窄后应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维持脊柱柔韧性。若出现下肢麻木加重或排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复诊,必要时考虑椎管减压手术干预。日常可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但所有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