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青光眼应注意什么
青光眼患者需注意控制眼压、定期复查、规范用药、避免诱发因素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主要措施包括监测眼压变化、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避免暗环境长时间用眼、控制情绪波动及适度运动。
1、控制眼压
青光眼的核心病理是眼压异常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患者应每日定时测量眼压,家用眼压计或定期门诊监测均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需紧急就医,慢性开角型青光眼需维持眼压在10-21毫米汞柱的安全范围。禁用可能升高眼压的药物如阿托品滴眼液、含麻黄碱的感冒药等。
2、规范用药
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前列腺素类滴眼液拉坦前列素、β受体阻滞剂噻吗洛尔滴眼液等。两种以上药物联用时需间隔5分钟,滴药后按压泪囊区减少全身吸收。不可自行增减药量,若出现布林佐胺滴眼液引发的结膜充血等副作用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3、避免诱因
暗环境会诱发瞳孔散大导致房角关闭,应避免长时间观影或夜间关灯玩手机。情绪激动、剧烈咳嗽、便秘用力等可能引起静脉回流受阻的行为需控制。游泳时戴护目镜防止呛水,过山车等极限运动可能引发眼压骤升应禁止。
4、饮食管理
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升内且分次饮用,单次饮水不超过300毫升以防眼压波动。限制咖啡因摄入量,高盐饮食可能影响降压药物效果需避免。可适量补充含花青素的蓝莓、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等抗氧化食物。
5、生活调整
选择散步、太极等温和运动促进房水循环,倒立、举重等增加腹压的运动需禁止。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每20分钟远眺休息。睡眠时垫高枕头15度减少夜间眼压升高,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墨镜减少光线刺激。
青光眼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意识,除规范治疗外应每3-6个月进行视野检查与视神经OCT评估,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突然视物模糊伴头痛呕吐需立即急诊处理,家属应学会识别急性发作症状,日常协助患者记录用药时间与眼压数据,保持居住环境光线充足,避免地毯等易绊倒物品,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对晚期低视力患者可进行定向行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