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有哪些
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主要有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下肢放射痛、晨僵、神经压迫症状等。腰椎骨质增生是腰椎退行性改变的表现,可能与年龄增长、劳损、外伤等因素有关。
1、腰部疼痛
腰椎骨质增生最常见的症状是腰部疼痛,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酸痛,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疼痛多位于腰椎局部,可能向臀部或大腿后侧扩散。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感不适,重者可能影响日常活动。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通常与骨刺刺激周围软组织或神经有关。
2、活动受限
腰椎骨质增生可能导致腰椎活动范围减小,表现为弯腰、转身、后仰等动作受限。患者常感觉腰部僵硬,活动时可能伴有弹响或摩擦感。随着病情进展,腰椎活动度可能进一步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受限还可能导致腰部肌肉萎缩,加重症状。
3、下肢放射痛
当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根时,可能出现下肢放射痛,表现为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或足部的疼痛、麻木或刺痛感。症状多为一侧开始,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时可能加重。严重时可能出现下肢无力、肌肉萎缩或反射减弱。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等其他疾病。
4、晨僵
部分腰椎骨质增生患者会出现晨僵现象,表现为早晨起床时腰部僵硬、活动不灵活,需要活动一段时间后才能缓解。晨僵通常不超过30分钟,与夜间腰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有关。适当热敷和轻柔活动有助于缓解晨僵症状。
5、神经压迫症状
严重的腰椎骨质增生可能导致神经压迫,出现下肢感觉异常、肌力下降、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马尾神经受压时可能出现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表现,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要立即就医。神经压迫症状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腰椎骨质增生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腰部锻炼如游泳、散步等低冲击运动,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睡硬板床有助于维持腰椎生理曲度,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凉,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进行物理治疗,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神经压迫表现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按摩或推拿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