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应该定期检查肠镜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有肠癌家族史者、长期吸烟饮酒者、慢性肠道疾病患者及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者定期检查肠镜。
1、40岁以上人群
年龄是肠癌的重要风险因素,40岁后肠道息肉发生率显著上升。肠镜能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病变,建议每5-10年筛查一次。对于腺瘤性息肉检出者,需缩短复查间隔至1-3年。
2、有肠癌家族史者
直系亲属患肠癌会使风险增加2-3倍,尤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患者。这类人群应从35岁或比亲属发病年龄早10年开始筛查,每3-5年复查。
3、长期吸烟饮酒者
烟草中的致癌物和酒精代谢产物会损伤肠黏膜,导致基因突变。每日吸烟20支以上或饮酒超过50克乙醇当量者,肠镜筛查年龄应提前至35岁。
4、慢性肠道疾病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癌变风险随病程延长递增。确诊8-10年后需每年肠镜监测,多部位活检可提高异型增生检出率。
5、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者
持续便血、腹泻便秘交替、里急后重感等症状可能提示肠道肿瘤。这类患者无论年龄均应尽快肠镜检查,必要时结合粪便潜血试验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除定期肠镜检查外,建议高风险人群保持膳食纤维每日摄入25-30克,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出现持续性腹痛、体重骤降等预警症状时须及时就医,肠镜检查前3天需遵医嘱进行低渣饮食和肠道准备,确保检查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