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是怎么回事
毛细支气管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止咳化痰、吸氧支持、雾化吸入、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
1、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腺病毒和流感病毒也可能导致该病。病毒感染会引起支气管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多,表现为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治疗可选用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抗病毒治疗,配合氨溴索口服液稀释痰液,必要时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减轻炎症反应。
2、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可能继发毛细支气管炎,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脓性分泌物和肺部湿啰音。这种情况需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或头孢克洛颗粒进行抗菌治疗,同时可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帮助排痰。
3、过敏反应
过敏体质患者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可能诱发过敏性毛细支气管炎,表现为突发喘息和胸闷。治疗需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支气管痉挛,严重时需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4、环境刺激
长期暴露在冷空气、烟雾或空气污染环境中会刺激支气管黏膜,导致非感染性炎症。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干咳和轻微气促,建议远离刺激源,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必要时使用生理盐水雾化湿润气道。
5、免疫功能低下
早产儿、营养不良或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易发生严重毛细支气管炎。除常规治疗外,可考虑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提高抵抗力,对于反复发作者可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功能。
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多饮温水帮助稀释痰液。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面色变化,如出现口唇发绀或呼吸费力应立即就医。预防方面要注意手卫生,流感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过敏患者需做好环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