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疾病有哪些
心肺疾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等。这些疾病可能单独发生或相互影响,需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脂质沉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典型症状为胸痛、胸闷,活动后加重,可能伴随出汗、恶心。治疗需控制血压血脂,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严重者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常见于长期吸烟者。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急性加重期可能出现发热。治疗包括戒烟、氧疗,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肺功能严重受损者需无创通气支持。
3、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的综合征,多由高血压或心肌梗死导致。患者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服用呋塞米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终末期需考虑心脏移植。
4、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包括房颤、室性早搏等类型。常见心悸、头晕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晕厥。治疗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诱因,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
5、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肺血管阻力增高的进行性疾病,可能与结缔组织病相关。表现为活动后气短、乏力,晚期出现右心衰竭体征。治疗需避免剧烈运动,使用安立生坦片、他达拉非片等靶向药物,严重病例需肺移植评估。
心肺疾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避免呼吸道感染。规律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强度以不诱发胸闷气促为度。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心电图、肺功能等指标。出现新发胸痛、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