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后遗症一般都有哪些
心肌炎后遗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肌纤维化、心包炎及血栓栓塞等。心肌炎后遗症的发生与炎症损伤程度、治疗及时性及个体差异有关,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并遵医嘱长期随访管理。
1、心律失常
心肌炎恢复期常见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与心肌电活动异常相关。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严重时可导致晕厥。需动态心电图监测,必要时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
2、心功能不全
部分患者因心肌收缩力下降出现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心功能不全表现。心脏超声可显示射血分数降低,需长期服用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改善预后的药物,限制钠盐摄入并控制每日饮水量。
3、心肌纤维化
重症心肌炎可能遗留心肌组织纤维化,导致心脏舒张功能受限。患者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心脏磁共振可明确诊断。治疗以控制原发病为主,辅以盐酸曲美他嗪片改善心肌代谢,避免过度劳累。
4、心包炎
炎症累及心包时可发展为慢性心包积液或缩窄性心包炎,出现胸痛、奇脉等症状。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急性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抗炎,严重者可能需心包穿刺引流。
5、血栓栓塞
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脑栓塞或肺栓塞,尤其见于左心室运动减低的患者。预防性使用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抗凝,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或剧烈咳嗽。
心肌炎后遗症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体重及尿量变化。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训练如步行、太极拳,避免竞技性运动。出现新发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双下肢水肿加重时需立即就诊。长期随访中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血液生化指标,调整药物方案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