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特异性抗体是什么
梅毒特异性抗体是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产生的针对性免疫球蛋白,主要包括IgM和IgG两类,用于实验室诊断梅毒感染。
1、IgM抗体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感染后2-4周出现,是早期感染的标志物。该抗体分子量较大,不能通过胎盘屏障,新生儿检测阳性可确诊先天性梅毒。随着治疗推进,IgM抗体会逐渐转阴,可用于疗效监测。但部分晚期梅毒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
2、IgG抗体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在感染后4-6周产生并长期存在,即使治愈后仍可能终身阳性。该抗体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阳性需结合其他检查判断。TPPA、TPHA等检测方法主要针对IgG抗体,具有较高特异性,但无法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
3、检测方法
常用检测包括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和免疫印迹试验。化学发光法灵敏度达95%以上,适用于筛查。免疫印迹试验能区分IgM/IgG,用于确诊。检测时可能出现前带现象导致假阴性,需血清稀释后复测。
4、临床意义
特异性抗体阳性提示现症或既往感染,需结合非特异性抗体滴度判断活动性。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特异性抗体阳性具有诊断价值。HIV合并感染可能出现抗体延迟产生或效价异常,需多次复查。
5、局限性
窗口期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自身免疫疾病、妊娠等可能引起假阳性。抗体水平不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二期梅毒可能出现抗体滴度下降现象。治疗后抗体转阴率较低,不宜单独作为治愈标准。
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脂饮食,采血后按压穿刺点5分钟。确诊患者需定期复查抗体滴度,治疗期间避免无保护性行为。日常注意会阴部清洁,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病情恢复,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性伴侣需同步检测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