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腋下有疙瘩不痛不痒是怎么回事
产后腋下有疙瘩不痛不痒可能与副乳形成、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皮脂腺囊肿、乳腺组织残留或汗腺堵塞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触诊、超声检查明确性质,多数无需特殊处理,若持续增大或伴红肿需就医。
1、副乳形成
孕期激素变化可能激活残留的乳腺组织,形成腋下副乳。表现为质地柔软的包块,哺乳期可能随乳汁分泌肿胀。可通过穿戴宽松内衣缓解,哺乳结束后多自行消退。若影响生活可考虑手术切除,常用术式包括副乳吸脂术或腺体切除术。
2、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产后免疫力变化可能导致腋窝淋巴结轻度肿大,呈黄豆大小、活动度好的疙瘩。可能与乳腺炎或局部微小感染有关,通常无压痛。建议观察1-2个月,若未缩小可检查血常规,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感染药物。
3、皮脂腺囊肿
激素波动使皮脂分泌增多,毛囊堵塞形成囊肿。表现为皮下圆形肿物,表面光滑,继发感染时才会疼痛。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挤压。较大囊肿可门诊行囊肿摘除术,术后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乳腺组织残留
胚胎期乳腺始基未完全退化,产后在催乳素刺激下增生形成硬结。超声检查可见腺体样结构,需与乳腺肿瘤鉴别。通常无须治疗,哺乳结束后6-12个月逐渐萎缩,持续存在者可服用逍遥丸调理。
5、汗腺堵塞
产后汗液分泌旺盛,腋窝汗腺导管堵塞形成汗腺瘤。表现为多发小丘疹,出汗时明显。建议使用温水清洁后外擦炉甘石洗剂,穿着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使用止汗露等堵塞毛孔的产品。
产后腋下疙瘩多为良性病变,日常应注意保持腋窝清洁干燥,哺乳期避免过度刺激该区域。选择无钢圈哺乳内衣减少摩擦,每周2-3次用温水毛巾热敷促进循环。观察肿块变化情况,若3个月内未消退、质地变硬或出现皮肤橘皮样改变,需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排除恶性肿瘤。哺乳期间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服用活血化瘀类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