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发作时如何急救
高血压发作时可通过保持镇静、调整体位、监测血压、服用急救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急救。高血压急症可能由情绪激动、擅自停药、急性应激等因素诱发,需避免盲目处理。
高血压发作时首先需保持环境安静,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立即使用家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若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120毫米汞柱,且伴随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考虑高血压急症。既往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可舌下含服医生预先开具的卡托普利片或硝苯地平片等短效降压药,未确诊者禁止自行用药。急救过程中需记录血压变化与症状表现,转运就医时保持患者头高位,避免颠簸加重脑水肿风险。
部分患者可能因急性肾衰竭、主动脉夹层等继发病变导致血压骤升,此时单纯降压可能掩盖病情。若出现双侧上肢血压差异超过20毫米汞柱、突发腰背部撕裂样疼痛等症状,需警惕血管急症,应立即呼叫急救车而非自行服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发作时禁用硝苯地平类钙拮抗剂,避免诱发子宫收缩。
高血压患者日常应规律监测晨起与睡前血压,遵医嘱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长效降压药物,避免突然停药或调整剂量。饮食需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增加芹菜、香蕉等富钾食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保持情绪稳定,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定期复查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等靶器官损害指标。家属应学习急救流程,家中常备电子血压计与急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