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关节周炎
关节周炎是指关节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囊、韧带等发生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常见于肩关节、膝关节等部位,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病因
关节周炎可能与长期劳损、姿势不良、外伤等因素有关。重复性动作或过度使用关节会导致周围软组织微损伤,引发炎症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代谢异常或免疫因素参与发病。
2、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关节周围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加重,夜间疼痛明显。可能伴随关节僵硬、局部压痛及活动范围减小。肩关节周炎可能出现抬臂困难,膝关节周炎可表现为上下楼梯疼痛。
3、诊断
医生通常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必要时结合超声或磁共振成像检查。需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血液检查有助于鉴别感染性或免疫性关节病变。
4、治疗
急性期以休息、冷敷和抗炎镇痛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慢性期可采用热敷、超声波治疗等物理疗法。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局部注射治疗或关节镜手术。
5、预防
避免关节过度负荷,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正确姿势,加强关节周围肌肉锻炼。中老年人可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以减少关节压力。
关节周炎患者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海鱼、西蓝花等。适度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复查,调整治疗方案。长期伏案工作者建议每小时活动关节5分钟,预防慢性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