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好多血块是怎么回事
月经中出现较多血块可能与子宫内膜脱落速度较快、子宫收缩异常、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月经血块通常由子宫内膜组织与血液混合形成,若伴随痛经或出血量异常增多,建议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1、子宫内膜脱落速度较快
月经期子宫内膜大面积脱落时,纤维蛋白溶解酶来不及完全分解纤维蛋白,可能导致血液凝结成块。这种情况多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可通过热敷腹部缓解。
2、子宫收缩异常
子宫收缩力不足时,经血滞留宫腔时间延长易形成血块。常见于久坐不动或子宫发育不良者,适量运动如散步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血块生成。
3、子宫肌瘤
黏膜下肌瘤可能压迫宫腔导致经血排出不畅,形成暗红色血块,常伴随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可通过超声检查确诊,较小肌瘤可遵医嘱使用桂枝茯苓胶囊、宫瘤消胶囊等中成药调理。
4、子宫内膜息肉
息肉表面血管破裂出血易与脱落内膜混合成块,血块多呈紫黑色,可能伴有经间期出血。宫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必要时需行息肉摘除术。
5、凝血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症或维生素K缺乏可能导致经血凝固异常,血块质地较软且颜色鲜红。需通过凝血四项检查确认,确诊后可遵医嘱补充氨甲环酸片、维生素K1片等药物。
月经期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适量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元素食物。若血块直径持续超过3厘米或伴随严重贫血症状,应及时至妇科进行激素六项、盆腔超声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可考虑中医辨证调理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