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很多年了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症、关节肿胀疼痛及进行性关节破坏,病程迁延多年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该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免疫紊乱等多种机制相关,需长期规范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1、药物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风湿药物,常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可延缓关节破坏。疼痛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生物制剂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患者。使用药物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2、关节保护
长期患病者应避免关节过度负重,可使用矫形器辅助维持关节功能位。日常活动中注意采用省力姿势,如用双手托举重物替代单手提拉。急性发作期需减少爬楼梯、下蹲等动作,建议使用助行器减轻膝关节负荷。温水浴和热敷有助于缓解晨僵症状。
3、康复训练
在疼痛可控范围内应坚持关节活动度训练,如手指屈伸操、踝泵运动等被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肌力训练可选择弹力带抗阻练习,重点强化股四头肌、肱二头肌等大肌群。水中运动因浮力作用可减轻关节压力,适合膝关节受累者进行有氧锻炼。
4、并发症管理
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需警惕肺间质纤维化,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应定期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心血管事件风险较常人增高,需控制血压血脂。长期使用激素者应注意骨质疏松预防,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滴剂,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
5、心理干预
慢性病程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可参加病友互助小组获得社会支持。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善疼痛应对方式,冥想训练可降低应激反应。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者保持适度的生活自理能力,维持社会角色功能。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每3-6个月评估疾病活动度。饮食上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深海鱼、橄榄油等抗炎食物,限制红肉及高糖食品。适度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保持关节柔韧性。冬季注意肢体保暖,使用护膝、手套等防护用具。出现新发关节肿痛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