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结肠憩室有哪些症状
老年结肠憩室常见症状主要有腹痛、腹胀、排便异常、发热、便血等。结肠憩室是肠壁薄弱处形成的囊状突起,多数无症状,但炎症或穿孔时可引发明显不适。
1、腹痛
腹痛是结肠憩室炎典型表现,多位于左下腹,呈持续性钝痛或绞痛,可能伴随压痛和腹肌紧张。炎症刺激肠壁神经或局部感染扩散均可导致疼痛,需与肠梗阻或泌尿系统疾病鉴别。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配合禁食和静脉补液。
2、腹胀
肠道蠕动减弱或憩室内容物淤积可能引发腹胀,患者常感觉腹部膨隆伴肠鸣音减弱。长期便秘者症状更明显,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若合并肠梗阻可能出现呕吐,需及时就医排除穿孔风险。
3、排便异常
部分患者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或粪便变细、排便不尽感。憩室压迫肠腔或炎症影响肠道功能时易发生,建议通过饮食调整改善,如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顽固性便秘可短期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
4、发热
憩室炎继发感染时可能出现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达38-39℃,伴随寒战或乏力。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需警惕脓肿形成。治疗需联合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广谱抗生素,严重者需住院静脉给药。
5、便血
憩室周围血管破裂可能导致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便,出血量少时为粪便隐血阳性,大量出血需紧急处理。老年患者需肠镜检查排除肿瘤,必要时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止血,反复出血者可考虑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切除。
老年结肠憩室患者日常需保持低渣软食,避免坚果、种子等易残留食物,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以预防便秘。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肠蠕动,定期监测体温和排便情况。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便血加重,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手术干预。无症状憩室无须特殊治疗,但建议每1-2年进行肠镜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