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得肺炎怎么治疗
新生儿肺炎可通过一般治疗、抗生素治疗、氧疗、雾化吸入治疗、机械通气治疗等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吸入羊水、胎粪吸入、免疫系统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疗
新生儿肺炎的一般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保证充足的热量和液体摄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通过定期翻身拍背帮助排痰,维持环境温度在24-26摄氏度,湿度在50%-60%有助于呼吸道黏膜湿润。热量和液体摄入不足时需要静脉补充营养液。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肺炎需要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用青霉素钠。抗生素选择需根据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肝肾功能。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不需要抗生素治疗。
3、氧疗
当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要氧疗。氧疗方式包括鼻导管吸氧、头罩吸氧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氧疗过程中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2%-95%之间。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
4、雾化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可用于稀释痰液、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药物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治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雾化器和面罩,治疗时间一般为5-15分钟,治疗后需要清洁面部。
5、机械通气治疗
严重呼吸衰竭的新生儿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模式包括常频通气和高频振荡通气。机械通气需要监测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长期机械通气可能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
新生儿肺炎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体温和血氧饱和度。家长应注意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和尿量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出院后需要定期随访,评估肺部恢复情况。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新生儿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