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时的颈椎病症状有哪些有什么方法缓解
严重时的颈椎病症状主要有上肢麻木、行走不稳、头晕目眩、肌力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上肢麻木
颈椎病严重时可能压迫神经根,引起单侧或双侧上肢放射性麻木感,从颈部向手指蔓延。患者可能伴有针刺感或蚁行感,夜间症状加重。物理治疗如颈椎牵引可减轻神经压迫,药物可选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疼痛明显时可用塞来昔布胶囊抗炎镇痛。
2、行走不稳
脊髓型颈椎病可能导致下肢肌张力增高,出现踩棉花感、步态蹒跚等共济失调表现。患者常伴膝跳反射亢进,严重时需拄拐行走。需避免颈部剧烈运动,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缓解脊髓水肿,必要时行椎管减压术。
3、头晕目眩
椎动脉受压可引发阵发性眩晕,转头时症状加剧,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耳鸣耳闷。患者应保持头部中立位,避免突然转头。可进行颈托固定,药物选用倍他司汀片改善内耳循环,配合前庭康复训练。
4、肌力下降
神经根长期受压会导致相应肌群萎缩,表现为握力减退、持物坠落。肌电图检查可见神经传导异常。除营养神经药物外,需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严重肌肉萎缩需考虑神经松解术。
5、大小便功能障碍
此为脊髓严重受压的危急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尿潴留或失禁,需紧急MRI评估。通常需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术后配合间歇导尿和盆底肌训练,药物可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功能。
颈椎病患者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每周进行3-5次颈部肌肉锻炼如米字操,游泳等运动有助于增强颈背肌群。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轻颈椎负荷。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症状时须立即就医,禁止自行推拿或过度活动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