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嘴唇内侧长了一个小疙瘩
下嘴唇内侧长小疙瘩可能是黏液腺囊肿或口腔溃疡等常见问题引起的,通常无须过度担心。若伴随疼痛、溃烂或持续增大,需警惕病毒感染或肿瘤性病变。
黏液腺囊肿是唾液腺导管阻塞导致的囊性肿物,表现为无痛、半透明的小突起,可能因咬伤或摩擦破裂后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黏膜缺损,表面覆盖黄白色假膜,周围充血,常由局部创伤、免疫力下降或维生素缺乏诱发。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可引起簇集性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伴有灼痛感。良性肿瘤如纤维瘤质地较硬,生长缓慢,表面光滑。恶性肿瘤早期可能表现为无痛性硬结,后期出现溃疡、出血或浸润性生长。
日常需避免反复舔舐或咬唇行为,保持口腔卫生。进食后及时漱口,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囊肿较小且无症状时可观察,较大或影响功能需手术切除。溃疡通常7-10天自愈,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缓解症状。病毒性病变需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乳膏。肿瘤性病变需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恶性者需综合治疗。
建议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2-3次,避免挤压或挑破疙瘩。饮食选择温凉软食如南瓜粥、蒸蛋,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若疙瘩持续2周未消退、快速增大或伴随颌下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到口腔黏膜科或颌面外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或活检排除恶性病变。夜间睡眠时可涂抹医用凡士林防止唇部干裂。